七思妙想

Kiki 做的梦以及她已经实现的梦

七思妙想第一章

我是 Kiki,也可以叫我七七。如果你偶然间点开了这个页面,那么恭喜,你见证了一个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的个人博客的诞生。是的,我又一次,或者说,又双叒叕一次,动了写博客的念头,并且,这次似乎还真的付诸了实践。

给这个地方起名字就颇费了一番周折。一开始的想法天马行空,从各种谐音梗到自我调侃,在备忘录里列了一长串,比如什么“七嘴八识”(后来觉得“八”有点多余),“七七期遇”(读起来又有点绕口)。反复斟酌,最后定下了这个——“七思妙想”。它借了点“奇思妙想”的光,又恰好有个“七”,似乎能勉强概括我脑子里那些时常跑偏、自己都想吐槽的念头。当然,伴随起名的,还有域名选择的纠结,在 .com, .me, .name 甚至更小众的后缀之间徘徊,最终选定安家之所的过程,本身也充满了选择困难症患者的日常挣扎。

说回写博客这件事本身。为什么在这个信息碎片化、注意力稀缺的年代,还要选择这种相对“古老”的方式来表达呢?

原因其实挺简单,主要是现有的一些平台,似乎总有些“局限”。有些想法和经历,不太适合放在小红书那种需要图文并茂、精致呈现的橱窗里;而丢到 X(推特)上,往往又因为想说的太多,不得不拆分成好几条,破坏了叙事的连贯性。总觉得需要一个更自由、更私密、能容纳长篇大论和碎碎念的角落。

恰好,近段时间生活也确实塞进来不少新的经历和感受,起起伏伏,让人心里积攒了一些表达欲。加上那些时不时造访的、光怪陆离的梦境,和一些自己都觉得异想天开的念头,总想找个地方记录下来,不然它们可能就在记忆里模糊、消散了。

当然,理智告诉我,对这次博客的“寿命”,不应抱有太高期望。毕竟,回顾过往,我的“博客史”堪称一部“数字遗迹”编年史:从最早的百度空间,到后来的新浪博客,再到早已被遗忘的腾讯微博,尝试过用 GitHub Pages 装点门面,也曾在 Blogspot 上留下痕迹,更别提上一个密码都忘了的 WordPress,再加上一个域名早已过期但傻傻的付了一年的服务器费的 WordPress 二号,以及开了又停的知乎专栏……每一次开始都雄心勃勃,结局却往往是无疾而终。

这次又能坚持多久呢?老实说,我也不知道。或许,它最终也会变成数字废墟里的一块新砖。

但至少在当下,我有了一些想写下来的东西,也有了一个可以安放这些文字的地方。这里大概会记录一些随想、一些经历、一些无厘头的梦,或者仅仅是某个时刻的碎碎念。它更像是一个私人树洞,或者说,一个思维的暂存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篇开张博文的初稿,其实是在 Gemini 的帮助下完成的。在想法纷乱、不知从何下笔时,和 AI 聊了聊,它帮我组织语言、梳理思路,确实省了不少力气。那么,这回有了 AI 的加持,码字的动力会不会比以往更持久一些?或者,这只是又一种新鲜感,最终还是敌不过惰性?嗯,这本身也是个值得观察和记录的“七思妙想”吧。

所以,如果你来了,随便看看就好。不必期待规律的更新,也不必寻找什么深刻的道理。这里只是“七思妙想”的一个起点。

就这样吧。算是,开张了。

评论

《“七思妙想第一章”》 有 1 条评论

  1. A WordPress Commenter 的头像

    Hi, this is a comment.
    To get started with moderating, editing, and deleting comments, please visit the Comments screen in the dashboard.
    Commenter avatars come from Gravatar.

回复 A WordPress Commenter 取消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